发布时间:2013-05-29 作者:百房网
百房网讯 近日,记者一行驱车沿着薛河流域采访。在蜿蜒曲折的盘山路西侧,绿色的群山中两座红顶高层建筑十分惹眼,随着距离的缩短,渐渐可以看到绿山脚下热闹的集市和不远处耸立着的两座居民楼。
这个位于薛河岸边的村落便是岩底村。
岩底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,村民以种桃致富,那片四层住宅区也因此被叫做桃源小区。
山坡田野之中,依稀能够看到农人忙碌的身影,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整洁亮丽的四层居民楼。这个去年就建成的小区至今空空荡荡,仅有一对年老夫妇在此居住。
独守空楼的老人家
在热心人的指引下,记者见到了小区内唯一的住户——王祥科夫妇。
老人见到有客人来,非常高兴,赶忙唤来老伴招呼记者。
进入位于一楼的院子,乡土气息迎面扑来。院子里摆放着农家人经常使用的火炉、瓢盆、大锅等,这和周围干净简单的楼房组合在一起,别具一格。内屋,只有一些老式的家具和摆设,唯一的家用电器——电视,也还是上世纪的产品。
参观完房子后,老人拿来了马扎让客人坐下,又倒上一杯茶后,便与记者聊了起来。
年逾70的王祥科老人和老伴郭爱连,是在2012年下半年随着三儿子搬进桃源小区的,那时楼内还没有住户,只有个别的人家进行了装修。三儿子在安顿好老人后,就急匆匆地前往贵州打工去了,而大儿子是村子里的老师,为了方便教学便住在了村子的老房子里,二儿子也在外地打工。
就这样,两位老人在空荡荡的楼内住了大半年。平时楼内见不到人,只在新年时有几户在外地打工的年轻夫妇会回到家中,并将他们的老人接来一块过新年,虽然没有几户,可还是听得到欢声笑语。
桃源小区的两座楼里一共有48户人家,这些房子的户主大多是村里的青壮年,由于他们大部分在外打工,楼房就被搁置了起来,其中有些还没有结婚的青年打算把楼房当做新房用。就在4月份,有两对新人在这里完婚,之后就一起去省外打工了,而装修好的新房空在那里,长时间没人过问,而他们的老人却仍旧住在村子的老房子中。
“那是为什么?”记者问道。王祥科思索了一会儿也没有说出来是什么原因。记者再次追问后,老人只说出了两个字“不想。”郭爱连老人随后在一旁补充道:“我们其实也不太愿意住进来,只是北山的宅子拆掉了,山下的老房子又给了大儿子,我们就只好跟着三儿子住到了这里。”王祥科说,每家的情况不一样,类似他这样没有地方住的在村里没有几户,所以也就不急着搬进来了。
在农家小院生活更自在
村干部周茂海告诉记者,居民楼的48户村民中,除了部分年轻人用到新房外,一些子女尚幼的家庭中,依然存在新房无人住的现象,周恒之一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。
在周恒之的家里,记者见到了周恒之的父亲——年过60的周老爷子。他正在调试农药箱准备到菜园里喷洒。
寒暄几句后,周老爷子说起了家事。他有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孙子,而儿子则在外地打工,除了平时养护桃林外,他在村里还做废品回收的买卖。
周老爷子干起活来很麻利,把家里的院子收拾了一番后,便拿起喷壶给菜地浇水。院子是土院,松软的土地踩在脚下非常舒服。西侧菜地的一旁是自来水管,往北则是摆放着麻袋、绳索、手推车等杂物的门厅,院子的南边是一个鸡棚和几簇青竹,整体看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家小院。
十几年前,周家也跟着村民们种起了桃树,日子渐渐好了起来,周恒之也在桃源小区添置了一套新房。由于两个孩子还小,新房买来后一直没人住。周恒之曾经想让父亲住进楼房里,可父亲执意不肯,他也没有办法。按照周老爷子的意愿,房子以后要留给孙子结婚用。
老爷子告诉记者,村里人很传统,对晚辈比较关心,有了好东西都要留给儿子、孙子,而且常年在农家院子里生活,早已习惯了周围的环境。“我一个人过,很自在,闭上眼我都知道什么物件放在什么地方。搬到楼房去住,肯定不习惯。”
周老爷子看着刚刚浇过的菜地出神,眼光中透出对土地的深厚感情:“要是在楼房住,菜地谁种,鸡谁养啊,去桃林子干活也难了。”在周老爷子的心里,他的菜地是最重要的,也是最有吸引力的。
住进新楼仍然忘不了老房子
5月25日,记者又一次来到岩底村,再次见到王祥科夫妇时,他们已经没有了上次见面的那种拘谨。坐在沙发上,王祥科老人向记者谈起这几十年来农村居住条件的变化,还谈起他们住进楼房后的感受。
王祥科记得,他十几岁时在下庄(村子在山下的部分称为下庄)时住的是石板草房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山区非常贫穷,庄稼人靠天吃饭。雨水充足时,即便屋顶漏雨,庄稼人都会很高兴,这预示着会有一个好收成。石板房的“透气性”很好,到了冬天能听到呼呼的风声。
渐渐的,随着村子的发展,人口多了起来,瓦屋也就多了起来。可由于村里的田地少,王祥科30多岁的时候与家人不得不搬到了村里的北山上,开垦农田并在那里建起了瓦屋。时过境迁,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当年令人自豪的瓦房如今也已被平房取代,北山上的条件也不再适宜现代人居住了,山上的所有居民就搬到了居住环境更好的下庄。
王祥科老人感慨地说:“现在生活好了,桃子和花椒的收入很不错,村子终于开始富裕了。”
2011年,以桃源小区命名的四层楼居民区在复垦的土地上建了起来。去年下半年,老两口就住了进来。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,诸多不习惯就显现出来了。原本上下楼是住惯平房的农村人的一个障碍,不过在桃源小区这个障碍已被化解。小区在建造时,考虑到了农村人的居住习惯,每户都会在一楼留有专门的仓库和院子,可以让不愿意上楼的老人居住,虽然如此,王祥科夫妇依然对没有土地的院落感到“不满”。“没办法种菜了,想养个羊也不行了,去桃林还要走很远的路……”王祥科罗列了一系列住在新房里的不适。
“住在这里后,我性格也变了。以前在北山上住,周围都是熟悉的人,见面都会说几句话,而现在连打个招呼的人都看不到。我有病在身,腿脚不便,桃林都是老伴在照顾,一个人在家里很不适应,经常感到很寂寞,电视也不想看,就想出去转转。”
王祥科老人虽然认为楼房很干净,冬暖夏凉,居住条件很好,但他依旧怀念在北山老房子生活的时光。
村干部周茂海告诉记者:“很多老人不愿住楼房的原因不仅是出于对后辈的关爱,还有不希望自身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。在农家小院里的农事和农闲乐趣在楼房里都不再有了,楼房相对独立的结构也隔开了彼此的心,这让在田间地头劳作大半生的老一辈不能接受。此外,我个人认为,住楼房生活成本提高,也是村民不愿搬家的重要原因。”
“桃源小区之所以会建成,之所以有近50户村民买了楼房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一是农村人逐渐富裕了,二是年轻人走向城里,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,住在平房里已经不习惯了。再就是随着人口增长,一家一院的平房占用土地太多。”周茂海分析桃源小区顺利开建的原因时这样说。
两座居民楼,只住一家人。
这一现实毕竟摆在岩底村村民的面前,也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。